iT邦幫忙

0

D29|密碼不是越多越安全:現代帳號防護全攻略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開場白

許多人以為「多設幾組密碼」就能防駭,
但在今天這個每個服務都要註冊帳號的時代,
使用密碼太多反而會成為最大的風險來源
今天 D29,我們要重新審視帳號安全的真正核心──
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,讓密碼更少、卻更安全。


目標

  • 了解密碼與帳號安全的常見誤區。
  • 認識現代帳號保護三支柱:強密碼、密碼管理器、多重驗證 (MFA)。
  • 建立自己的帳號安全策略清單。

一、密碼問題不是「被猜中」,而是「被重複用」

根據 Google 與 NordPass 的調查,
全球前十常見密碼依然是「123456」和「password」。
但更大的問題是——

同一組密碼被用在十個網站,只要一個被駭,其餘九個就失守。

這就是所謂的「憑證重用攻擊(Credential Stuffing)」。


二、密碼的現代標準

規則 舊觀念 新觀念
長度 8 碼即可 至少 12–16 碼以上
組成 必須大小寫+符號 隨機詞組更易記也更強(例:Blue-Coffee-Train
更新 定期更換 除非外洩,否則無須頻繁更動
共用 家人或同事共用 禁止,應使用共享 Vault 功能
記錄 寫在筆記或記事本 用加密密碼管理器保存

三、現代帳號防護三支柱

① 密碼管理器(Password Manager)

集中保存所有密碼並加密管理,
只需記一組「主密碼」,其餘自動填入。
常見選項:Bitwarden、1Password、KeePass、Google Password Manager。
好處

  • 避免重用;
  • 自動產生強密碼;
  • 支援跨裝置同步。

小提醒

密碼管理器不是風險集中,而是風險可控──
它有「加密保險箱」,你的記事本沒有。


② 多重驗證 (MFA)

除密碼外,再要求額外驗證,例如:

  • App 驗證碼(Google Authenticator、Authy)
  • 行動裝置通知(Microsoft Authenticator、Apple Login Prompt)
  • 實體安全金鑰(如 YubiKey)

最佳實務

  • 優先為「郵件、雲端硬碟、金流平台」開啟 MFA。
  • 不使用簡訊 SMS 作為主要驗證方式(容易被攔截)。

③ 密碼外的身份驗證新趨勢

  • Passkey(無密碼登入):利用指紋、人臉或 PIN 綁定裝置產生金鑰對。
  • Single Sign-On (SSO):統一授權登入,降低多帳號管理風險。
  • 硬體金鑰 + 雙因子結合:企業級防護漸成主流。

小結

安全不在於記住幾十組密碼,
而在於建立一套你能長期維護的帳號管理策略
強密碼+密碼管理器+多重驗證,
就是 2025 年最簡單卻最有效的資安三步驟。

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